Monday, December 27, 2010

Séraphine de Senlis


電影 "Séraphine" (2008) 描述一個天才藝術家 Séraphine Louis 的故事,她看似平凡的一生其實充滿了絢麗的色彩,平時Séraphine靠著幫忙有錢人打掃家裡過活,空閒時她卻極力投入畫作。患有些微精神疾病的她創作的動力源於深處的內在,繪畫時會高唱教會讚頌,完成創作後卻不願張聲展示。Séraphine畫的主題通常是花,俱有靈魂和眼睛的花,不停重複的花,異國色彩的花。
創作的目的對Séraphine來說不是重於成果,而是不可避免的需求。而這類的藝術家,自我中心強烈的藝術家,通常是極具天分但不切實際的,而這樣的後果通常是悲劇性的。這類的電影常常會讓我想到藝術創作核心的問題:動機。
二十世紀初的黑人社運學者Du Bois曾經說過全部的藝術都是有目的性的宣傳 (All art is prapaganda),在Du Bois的影響之下所衍生的是為了美國黑人全體民族發聲的創作,其中包括詩作,音樂,小說和畫作。但同樣的在二十世紀初的法國,Séraphine的花叢卻有觸及最深層人性的能量。紅的發紫的芒草是溫暖的,旁邊點襯的深綠葉是偶爾的冷靜,但卻無法阻止紅色的熱量四處溢散,在中間白花也被渲染成同樣性情的黃色,只有比較遠離中心的花是純白的,單純的純白。這樣的解讀不是絕對,每個人當看到這樣的畫作都會有不同的衝擊,而這就是我所謂觸及人性的能量,是與充滿宣傳性的藝術不同的。
Séraphine的繪畫技巧和調色原料是非常私人私密的,或許也就是因為這樣添增了些許的神祕吧。

No comments:

Post a Comment